整体自我认知类面试题,除了要考生作自我介绍这类题目之外,还有很多其他的提问方式。在此,华图面试老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面试题,从题目的特点入手,分析其可运用的答题思路,并结合华图学员的答案,解读其中的问题和个性化的答题思路,期望能对即将参加2009年基层政法干警考试面试的考生有所帮助。
训练一
问题:结合工作中的事例用两句话说明你的特点。
》》 题目特点精析
该题目属于整体自我认知中有重点的提问方式,答题的关键是要把自己最突出的特点突出出来,也就是在提示考生答题时不要面面俱到。
》》 个性化答题点拨
【思路一】
考生可选择自己两大优点来回答。如果选的是优点,为了突出介绍的全面性,在结尾部分有必要点明自己的不足。比如第一句话是勤俭朴素,吃苦耐劳;第二句是视野开阔,勇于创新。最后结尾可以表示自己将再接再厉,同时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。这样答题结构就成了:
1.优点一
2.优点二
3.缺点及其自身的态度
【思路二】
可选择两句相对来说比较中性的话,通过这些话既能让人看出你的优点,也可以让人看出你的不足。比如第一句,办事雷厉风行,坚决果断;第二句,看问题深入细致,注重细节。和坚决果断相联系的是武断,过于草率;与注重细节相关的是对整体把握不足。这样答题思路就是:
1.特点一:优点+缺点+改进
2.特点二:优点+缺点+改进
【思路三】
在讲自己的特点时,可以选一句优点,一句缺点。比如第一句,具有强烈的服务和奉献意识;第二句,常立志而志不长。答题结构就是:
1.优点:举例说明+发扬
2.缺点:举例说明+改进
》》 案例
【案例一】
各位上午好!我是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。关于我的特点,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:
在学习上,刻苦努力,勤于思考,热爱读书,踏实向上,求真务实,用心学好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,扎实打好自己的理论功底和专业课程,在大学四年内得过两次校内一等奖学金和一次国家奖学金,在国内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。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在勤于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,我还不断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,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。在大学期间,我曾经到我们当地县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实习,学习和巩固我的专业知识,曾经随学校院团委老师组织学生“三下乡”活动,去农村宣传法律基本常识和医疗救助基本常识,也曾随作为学校爱心社社长多次组织社员去当地敬老院、孤儿院慰问孤寡老人和儿童,为他们送去我们的爱心和温暖。大学期间我曾经连续两年担任我们学院团委组织部副书记,协助团委老师做好学院团委工作,撰写工作简报和组织各班级开展各项团学活动。
业余实践活动不仅巩固了我的知识、扩大了我的视野,而且锻炼了我的组织和策划能力,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,让我十分热爱我的学习生活,并做到充实而有意义。
在生活上,尊敬师长,团结同学,乐于助人。作为学校爱心社的一员和班级生活委员,我积极帮助班上来自边远农村家庭困难的同学,组织班级开展心理成长活动交流会,让大家能在成长的路上互相帮助,互相鼓励,共同成长和进步。
点评:1.回答没有切中题目的关键。这个题目这样问,就是要考生把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突出出来,而该考生没有把握住重点,把一个有重点的题目变成了没有重点,把自己的介绍分为学习上和工作上两个方面,而不是两句话,显然不符合题干要求。
2.介绍自己显得过于完美,没有重点。尤其是“在学习上,刻苦努力,勤于思考,热爱读书,踏实向上,求真务实”一句,该句根本不是一句话,而是可以分为很多句。该句应该精简。
[1] [2] [3] [4] 下一页